本網綜合報導 在去年股價暴漲239%後,英偉達今年再度狂奔逾130%。截至5月29日收盤,英偉達市值已飆升至2.8萬億美元,距離蘋果2.9萬億美元市值僅“一步之遙”,距離微軟3.2萬億美元的市值也並不遙遠。
截至5月29日美股收盤,英偉達最新市值
即使在持續狂奔過後,市場仍傾向於預計這輪漲勢仍未到頭,英偉達或仍有上行空間。
英偉達距離“股王”還有多遠?
在英偉達股價再創新高背後,華爾街對“地球上最重要股票”的樂觀情緒絲毫不減。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邵宇對記者表示,英偉達是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關鍵部分,人工智慧現在是巨大的風口,當然也可能是最大的“泡沫”,但現在還不能證偽。“賣鏟子”或者“賣水”的這些公司就像當年的英特爾一樣,做晶片來支持移動互聯網,這些公司是最受益的。
在張弛看來,英偉達上漲的核心因素是廣闊的需求前景和自身的競爭力。例如,近期馬斯克計畫採購H100打造一個超級電腦xAI來訓練Grok,單個電腦的用量預計將達到10萬個GPU,而英偉達預計2024年產量為150萬~200萬個GPU。現在全球都在爭相發展人工智慧,都在做自己的數據模型,未來也會繼續看到大廠採購英偉達晶片,現在仍然是英偉達壟斷市場。
穀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一直在爭奪英偉達有限的高端晶片供應,競相爭奪人工智慧主導權。Hargreaves Lansdown股票分析主管Derren Nathan表示,市場一直在努力跟上英偉達不斷改善的增長軌跡,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為35倍左右,感覺仍不像是泡沫區域。
旺盛的需求造就了英偉達亮眼的財報和業績指引,第一財季實現營收26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62%,其中數據中心營收為226億美元,同比增長427%;第一財季淨利潤148.1億美元,同比飆升628%。英偉達同時預期,第二財季的營收為280億美元(±2%),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68億美元。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伴隨著下一代Blackwell架構晶片的上市,公司正準備迎接“下一波的增長”。
在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之際,市場普遍預計英偉達股價超越蘋果和微軟只是時間問題,有望成為全球“股王”。
張弛分析稱,以5月28日的收盤價計算,英偉達和蘋果市值只差1000億美元,對於英偉達來說,只要漲3%左右就可以達到蘋果的市值,懸念不大了。英偉達和目前美股市值最大的微軟現在也只差4000億美元左右,實際上也就15%左右的漲幅,最快今年就能看到英偉達成為新“股王”。英偉達今年漲幅已經達到130%,但業績增速依舊很快,繼續上漲的機會很大。
拆股的利好也在持續。張弛表示,英偉達之前公佈財報的時候提到1拆10,時間點在6月10日,拆股會比不拆股的表現要更好,同時股價強勢一般會維持到拆股後。如果投資者有印象的話,特斯拉在2020年8月和2022年8月都進行了拆股,第一次拆股後因為業績強勢,股價繼續突破新高,而第二次因為業績開始下滑,沒有繼續上漲。所以,最核心的還是業績,英偉達目前還沒到擔心業績的時候,到明年開始可能需要擔心增速下滑的問題。
在英偉達股價不斷上漲背後,邵宇也強調了良好業績的重要性。大家都在搶購英偉達的GPU,構成自己算力的核心部分。英偉達在做最前沿的基礎設施,比微軟和蘋果可能都更具有彈性,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下游應用公司的市值不如最前端上漲得這麼明顯,英偉達很有可能成為股王。
在一些極度樂觀者眼中,英偉達的股價仍有巨大空間。I/O Fund科技分析師Beth Kindig表示,英偉達的漲勢還遠未結束,憑藉其堅不可摧的護城河,英偉達股價預計將在2030年前較當前水準飆升258%,市值將達到10萬億美元。英偉達的下一代Blackwell GPU晶片、CUDA軟體平臺以及其在汽車市場的發展將推動實現新一輪大規模增長。2030年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市場的潛在總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而這一巨大市場主要由英偉達佔據,而不是其競爭對手AMD或英特爾。
來源:中國21世紀經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