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新聞資訊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非農業合作助力尼羅河流域國家發展
发布:2024-08-14

尼羅河全長約6670公里,流經盧旺達、烏干達、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國家。試種水稻、援建水井、推動技術合作……近年來,中國與尼羅河流域國家積極開展農業合作,用新品種、新設施、新技術助力各國提高農業產能,為尼羅河流域國家發展注入新活力,給各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試種水稻——

“讓布塔萊賈地區成為烏干達的‘魚米之鄉’”

陽光照耀下,整片稻田像是金黃色的海洋,稻穗沉甸甸地垂下,仿佛在向羅伯特致意。羅伯特是烏干達中部布塔萊賈地區的水稻種植戶,他試種的中國水稻品種最近迎來了豐收。“我種了20多年水稻,這麼高產還是第一次,感謝中國農業技術專家的指導。”羅伯特說。

有“高原水鄉”之稱的烏干達氣候溫和、雨量充沛,70%以上的人口以農業為生。從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開始,中國陸續派出農業專家到布塔萊賈地區,幫助當地建設灌溉系統、引進新的水稻品種並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培訓。2012年以來,中國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南南合作框架下向烏干達派遣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積極與當地農民分享新技術,助力提升當地農業產能。目前,專案已執行至第三期,中國共派出近60名農業專家幫助烏干達發展農業生產,為當地農民開拓了脫貧增收新路徑。

中國專家的到來,讓羅伯特等當地農戶非常高興,在他們看來,中國雜交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示範推廣,推動了當地水稻生產再上新臺階。在中國專家指導下,羅伯特目前已經掌握了雜交水稻高產栽培的全過程集成技術。

2023年,由第二期合作專案篩選的節水抗旱水稻新品種WDR—73在中烏農業合作產業園喜獲豐收,並在布塔萊賈地區等水稻產區成功推廣種植,幫助約5000戶農戶受益。今年,中國專家正繼續開展水稻新品種WDR—57的相關研究。中國援烏干達農業專家組組長張小強於2022年底就與其他中國農業專家抵達烏干達,展開第三期合作專案的執行工作。

“第三期合作專案主要借助中烏友誼農業技術示範中心、中烏農業合作產業園兩大平臺,更大範圍推廣中國技術,助力當地農業發展。”張小強表示,在與烏干達的農業合作中,有機農業是重要內容之一。專案不僅引進中國節水抗旱雜交水稻新品種,還推廣中國的稻田養魚技術。“稻魚共生既能保證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又可以促進產業生態的有機發展。”

隨著水稻產量的上升,當地農戶的收入和生活品質也不斷提升。“中國為我們帶來了寶貴的農業發展資源,讓布塔萊賈地區成為烏干達的‘魚米之鄉’。”羅伯特表示,他期待有機會去中國學習更多雜交水稻種植等農業知識和技術,進一步提高當地農業生產能力,“希望水稻收成越來越好,讓我們的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援建水井——

“現在大家喝水既方便又乾淨”

由盧旺達首都基加里驅車東行大約兩個小時,記者來到該國東方省卡永紮區西卡村。在村裏的“願景小學”裏,老師和學生們正在井邊打水。擰開閥門,清澈的地下水就源源不斷地從水龍頭中湧出。

這是中國援助盧旺達200口井專案的其中一口,專案由中國地質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地公司”)中東部非洲分公司承建。“中國援建的水井解決了用水難題,現在大家喝水既方便又乾淨!”西卡村村民巴拉欣尤紮說。

盧旺達被譽為“千丘之國”,許多地區水資源極為短缺。近年來,中國與盧旺達大力推動農業合作,中國企業承攬多個農田水利灌溉專案,在幫助盧旺達將荒坡變為良田的同時,還積極解決當地用水短缺問題。中國援助盧旺達200口井專案為盧旺達東方省和南方省的11個地區援建了170口手壓井、20口監測井以及10口太陽能潛水泵井,還向盧方提供水質檢測和人員培訓等技術服務支持。

西卡村四面環山,交通不便,此前沒有自來水供給,飲用水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從前村民們在河溝、湖渠、沼澤中取水飲用。如果想喝上乾淨的飲用水,就得長途跋涉去其他地方取水。”巴拉欣尤紮表示,中國援建的水井交付使用兩年多來,滿足了當地10餘萬村民的用水需求。中國企業還安裝了氯化系統對井水進行消毒,解決了飲用水安全問題。

盧旺達國家水務局農村供水服務部門負責人烏姆格瓦那紮表示,中國援建的水井為解決用水短缺問題提供了可持續方案。“通過增加監測井和太陽能潛水泵井,盧方還能對當地水質、水位進行長期動態監控,為當地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積累經驗。”中地公司中東部非洲分公司總經理朱興輝表示,中國援助盧旺達200口井專案已於去年底完成維保期並最終交驗,現階段各類型水井使用狀況良好,極大地改善了盧旺達的用水條件,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讚譽。

盧旺達《新時代報》報導指出,中國援助盧旺達200口井專案是盧中友好的重要標誌。卡永紮區負責社會事務的副區長讓·達馬瑟納表示,新建的水井將對當地民眾的健康和幸福產生積極影響,“我們都為這個水利工程的建成感到高興。盧旺達和中國的合作將為盧旺達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技術合作——

“不斷推進兩國農業人才交流與培養”

在埃塞俄比亞奧羅米亞州霍雷塔職業教育學院的農業試驗田裏,鬱鬱蔥蔥、長勢喜人的玉米尤其引人注目。霍雷塔職業教育學院院長穆努革塔指著結實的玉米棒說:“看,這就是中國農業專家帶領我們培育出來的。這種來自中國的新品種具有產量高、品質優、抗病蟲害強等明顯優勢。”

穆努革塔介紹,通過中國援助埃塞俄比亞農業職教專案,中國專家把在中國國內新育成的6個玉米品種引進當地,經雙方專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試種成功。目前,埃塞俄比亞農業部正在推進大面積示範和推廣種植等工作。

“中國選育推廣的優良玉米品種,能為埃塞俄比亞農業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做好種植實驗的意義重大。”霍雷塔職業教育學院植物系主任賽伯卡表示,在中國專家指導下,他帶領學生在灌溉、施肥、除草、病蟲防治等方面進行了嚴格把控,今年6月試種玉米迎來豐收。“我們現場架鍋燒水,煮熟的玉米黃澄澄的,香氣撲鼻,口感格外香甜!大家邊品嘗玉米邊交流感受,一起分享收穫的喜悅。”

“農業試驗田的玉米有了新收成!”這一消息吸引當地多家媒體前來報導。賽伯卡激動地表示:“兩國農業技術人員密切合作,讓示範種植取得了成功。中國的玉米品種非常適宜本地高海拔地區種植,我十分期待之後的大面積示範和推廣種植效果。相信中國的農作物品種和種植技術將進一步提高埃塞俄比亞的農業產能,幫助農民實現增產增收,為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中國援助埃塞俄比亞農業職教專案總負責人彭大軍表示,專案實施20多年來,中國已累計派遣524人次農業專家赴埃塞俄比亞教學,培訓當地教師、學生、農技人員近10萬人次。“專案為當地培養了大量農業技術人才,如今,許多學員都在埃塞俄比亞農業領域任職。未來,我們將繼續把中國農業生產的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引入埃塞俄比亞,不斷推進兩國農業人才交流與培養。”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上一篇:中國低空旅遊如何走向多元 產業空間不斷拓寬
下一篇:英國氣象局稱,英國氣溫創 2024 年新高
相關推荐
  • 澳大利亞 Johns Lyng 同意以 7.25 億澳元收購,股價飆升
    链接阅读
  • 西班牙的 Solarig 將在意大利投資超過 3.5 億美元建設生物甲烷工廠
    链接阅读
  • 特斯拉全球最大超充站落地加州:不接入美國電網
    链接阅读
  • 特朗普竟稱從未在中國見過風電,事實:中國風電累計裝機約占全球一半
    链接阅读
  • 法國的 Avril 簽署協議,從 Valtris 收購油菜籽植物
    链接阅读
  • 哥倫比亞及烏茲別克斯坦成為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正式成員
    链接阅读
  • 星艦爆炸事故後,SpaceX開啟重建,試飛節點成謎
    链接阅读
  • 美國“反電複油”?傳統車企通用、福特股價“踩油門”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對加拿大加征 35% 的關稅,考慮對其他國家加征 15% 至 20% 的關稅

2025-07-11

魯比奧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吉隆玻舉行“坦率”會談

特朗普對巴西加征 50%關稅,並下令調查其不公平貿易行為

2025-07-10

魯比奧首次訪亞,特朗普關稅陰雲籠罩

特朗普對巴西徵收50%關稅,並下令調查不公平貿易行為

特朗普稱將對銅徵收高額關稅,其貿易戰進一步擴大

2025-07-09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