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衛生健康委日前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中國護士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23年底,中國註冊護士總量達到563萬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達到4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護士超過80%,護士隊伍整體素質顯著提高。
近年來,中國啟動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畫,指導各地通過加強基礎護理、提高護理品質、拓展護理領域等舉措,促進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醫療機構根據患者的疾病特點、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等,為患者提供醫學照顧、病情觀察、協助治療、人文關懷和健康指導等身心整體護理服務。
中國通過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將專業的護理服務從機構延伸至社區和居家,有效增加了老年人等行動不便群眾的上門護理服務供給。目前各省份均開展了“互聯網+護理服務”,相關管理制度和技術規範更加完善,護士服務能力逐步提升,共計3000餘個醫療機構提供7類60餘項群眾常用急需的基礎護理、康復護理、心理護理等服務專案。
為加快推動老年護理服務的發展,中國衛生健康委確定了北京市等15個省份先行先試。在擴增老年醫療服務資源方面,試點省份通過轉型或者社會力量舉辦等方式,護理院、護理中心、護理站等機構數量明顯增加,平均增幅約16%。加大老年護理專業的護士和醫療護理員培訓力度,有效擴大老年護理服務供給。在創新多元化老年醫療護理服務模式方面,試點省份通過上門巡診、設置日間護理中心、呼叫中心或家庭病床等方式,積極探索將院內護理服務不斷延伸至社區和家庭,使護理服務更加方便可及。在探索老年醫療護理價格支付政策方面,部分省份將老年居家醫療護理服務與當地的長期護理險政策有機結合起來,或發展與長期護理保險相銜接的商業護理保險等,為發展老年護理服務提供政策保障,惠及更多老年人。下一步,中國將加快老年護理從業人員隊伍建設,指導各地實施老年護理專業護士能力培訓行動,力爭到2025年,各地老年護理專業護士參加培訓比例不低於9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