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改革委發佈《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以下簡稱《規則》),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2005年10月13日發佈的《電力市場運營基本規則》(以下簡稱“第10號令”)同時廢止。
在此次發佈的規則中,儲能企業、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在內的新型經營主體新增進入;容量交易也新增於電力市場交易類型之中。
自2015年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啟動以來,中國電力市場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據中國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中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5.67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從2016年不到17%上升到61.4%。
儘管電力市場建設得以快速推進,但各地在實際執行中還存在規則不統一、地方保護、省間壁壘等問題。
上述負責人表示,此次修訂工作主要有三方面考慮。
一是落實中國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建設中國統一大市場的重大決策部署。電力市場是中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則》為中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提供了基礎制度規則遵循,為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中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探索實踐。二是對加快建設中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做出頂層設計。三是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實際需要。《規則》充分考慮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新形勢,對新型經營主體進行了定義,對電力輔助服務交易、容量交易等進行了明確,著力構建適應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傳統電源提供可靠電力支撐、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電力市場體系架構。
具體來看,《規則》全文共分為11章、45條,主要在修改規章名稱,調整有關市場範圍、運營機構、交易主體表述,完善市場成員、市場交易類型相關表述,完善電能量、輔助服務交易等定義和交易方式,細化風險防控相關要求等方面作了調整完善。
《規則》明確,電力市場實行註冊制度。電力交易機構根據中國有關規定建立市場註冊制度,具體負責電力市場註冊管理工作。經營主體進入或者退出電力市場應當辦理相應的註冊手續。從交易類型與方式來看,根據交易週期將電能量交易分為電力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電力輔助服務交易包括調頻、備用和調峰等有償電力輔助服務。電能量交易可通過雙邊交易和集中交易方式開展,具備條件的輔助服務採用市場競爭方式確定提供者。
《規則》提出,電力市場應建立健全電力市場風險防控機制,防範市場風險,保障電力系統安全和市場平穩運行,維護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電力監管機構根據市場運作和系統安全需要,制定電力市場暫停、中止、恢復等干預規則,規定電力市場干預措施實施條件和相關處理方法。電力市場運營機構按照“誰運營、誰防範,誰運營、誰監控”的原則,履行市場監控和風險防控責任,對市場依規開展監測。
上述負責人表示,《規則》正式印發後,中國發展改革委、中國能源局將密切關注電力市場運行情況,充分發揮中國能源局派出機構作用,督促市場運營機構規範組織交易、各類經營主體規範參與市場,定期對各類主體參與市場行為和市場運行情況進行監管。
來源:證券日報